且要說「拜金」,到底是富豪還是女人比較拜金? 弱弱相殘:黑人文化裡的厭女情結? 當我需要時她卻奪走我的錢/她的確就是個狐群狗黨/她就是個眾所皆知的拜金女/挖走了我的錢── Kayne West 〈Gold Digger〉 現今的美國大眾文化特別將黑人女性塑造成拜金女,認為黑人女性不是掏空男人的心,就是挖空男人的荷包,除了性羞辱這些女人可以因為金錢而「賣身」之外,還譴責她們濫用社會補助成為「福利女王」(Welfare Queen)[5],因此警惕黑人男性在約會市場上必須「人人自危」[6]。
圖三為當時興建中的第一代克赤大橋對照BLM遊行中偶而發生的縱火、劫掠,與當年的白人暴徒的行為如出一轍,「只不過是角色對調而已」。
於是劇中安排一位宛如家中天使的家教,進入這個封閉的底層家庭,陪伴她從頭開始學習。格林伍德當地社區,住著醫生、律師、記者、企業主等社會菁英的非裔美國人。比如美國國會在1991年通過的《國家識字草案》,「一般教育發展」(General Educational Development,簡稱GED)並隨之在各地成立,在技術學院開課,甚至圖書館也有GED專櫃,並對不論什麼原因離開學校或從來沒上過學的人,提供免費家教指導。日前喬治佛洛伊德因警方執法過當致死後,所爆發的「Black Lives Matter」運動中,曾有抗議的民眾說「我們已經忍受夠久了」、「忘了在土爾沙發生的事嗎?」(Have you forgotten what happened in Tulsa?) ,才喚起這段刻意遺忘的土爾沙種族衝突的失聲的記憶。這段人與人之間產生真實連結,一起閱讀小木偶,一起哭笑的插曲,是片中少數灑落陽光的片段,讓人宛如置身於美好動人的伊甸園。
這段被噤聲的歷史,直到在一位移居到當地的黑人牧師羅伯・透納博士(The Rev. Dr. Robert Turner)的積極促動下,在2018年,由一位在土爾沙土生土長——其祖父、曾曾祖父,歷代家族都在土爾沙擔任市長的共和黨白人市長拜南(Mr. G.T. Bynum)以「這是人類基本該有的行為」(a matter of basic human decency)為由,堅持將隱埋在村落土地下近百年的屍體開挖,才浮出歷史的舞台。也因此,快發展出暴力人格,即將掃射校園的魔女嘉莉就這樣被治癒、救贖了。另一個里程碑是2002年,世衛組織認證歐洲地區已消滅脊髓灰質炎。
Photo Credit: Getty Images / BBC News 荷蘭兒童服用口服小兒麻痺症疫苗 儘管小兒麻痺症疫苗的供應缺乏保障,疾病的流行還是得到了控制。Photo Credit: BBC News 紅色:仍有地區性流行。它真正成為公共衛生的一個大敵,是在維多利亞時代晚期,即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,當時這種無法治癒的病毒在歐洲和美國大流行。目前只有兩個國家仍未消滅脊髓灰質炎—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。
大規模公共疫苗接種計劃緊隨其後,並立即產生了效果。!function(s,e,n,c,r){if(r=s._ns_bbcws=s._ns_bbcws||r,s[r]||(s[r+_d]=s[r+_d]||[],s[r]=function(){s[r+_d].push(arguments)},s[r].sources=[]),c&&s[r].sources.indexOf(c)。
工業革命後,城市化的發展助燃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現代流行病疫情。英國兒童常規免疫計劃1-3歲接種第一劑,3歲和14歲接種加強劑,從2004年起停用活病毒疫苗,改用滅活疫苗。Photo Credit: AFP / BBC News 2020年,非洲宣布消滅脊髓灰質炎 非洲大陸2020年宣布消滅脊髓灰質炎流行,但2022年2月,馬拉維一名三歲女童感染這個病毒,打破非洲五年「零感染」記錄。Photo Credit: Getty Images / BBC News 「鐵肺」拯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,但終生不癒者可能面臨終生「禁錮」 1928年,菲利普.德林克(Philip Drinker)和路易.肖(Louie Shaw)發明了「鐵肺」,用來挽救因小兒麻痺症而癱瘓且無法呼吸的患者的生命。
灰色:已認證無脊髓灰質炎 世衛組織轄區劃分中的美洲地區於1994年獲得無脊髓灰質炎認證。今(2022)年以來,英國衛生安全署(UKHSA)連續4個月在從倫敦貝克頓污水處理廠收集的樣本中,發現了脊髓灰質炎病毒。如果呼吸肌受到影響,可能會危及生命。這種疾病在英國1950年代常見,2003年徹底「清零」,但2022年又連續幾個月在倫敦大量污水中發現基因關聯的病毒樣本,說明可能在密切接觸的個人之間有病毒傳播。
Photo Credit: BBC News 1988年,圖中紅色的國家和地區仍有脊髓灰質炎流行 到1988年,脊髓灰質炎已經從美國、英國、澳大利亞和歐洲大部分地區消失。當呼吸系統肌肉受到影響時,可能會導致死亡。
2014年,非洲沒有一例記錄在冊的感染病例。這種古老的病毒是如何在科技進步的威力下逐節敗退的? Photo Credit: BBC News 脊髓灰質炎,又稱小兒麻痺症,是一種致命的傳染病,在地球上存在的歷史與人類社會一樣久遠。
儘管取得了如此大的進展,脊髓灰質炎病毒的風險依然存在。1997年西太平洋地區(包括中國)記錄的一起感染病例是最後一例野生病例。自2011年1月以來,這四個國家接近消滅這種傳染病。Photo Credit: BBC News 2015年,圖中紅色的國家和地區仍有脊髓灰質炎流行 2015年,全世界僅有兩個國家仍未獲得無脊髓灰質炎認證—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。1939年,美國各地在使用的「鐵肺」大約有1000個。僅在美國,病例就從1953年的3萬5000例下降到1957年的5300例。
1961年,阿爾伯特.薩賓(Albert Sabin)率先推出更容易接種的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(OPV)。1916年,美國紐約首次爆發脊髓灰質炎大流行,全市感染病例超過9000例,死亡2343人,美國全國感染病例 2.7萬例,死亡人數為6000人。
那一年,世界衛生大會通過了一項決議,承諾到2000年徹底根除這種疾病。大多數患者會在這套設備中度過大約兩周時間,但那些永久癱瘓的患者則面臨終生「禁錮」。
一種在英國絶跡20多年的傳染病毒再次露頭,引發關注,被作為全國性公共衛生事件通報世界衛生組織(WHO)。1961年,英國僅有707例急性感染病例和79人死亡
工業革命後,城市化的發展助燃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現代流行病疫情。如果呼吸肌受到影響,可能會危及生命。灰色:已認證無脊髓灰質炎 到2013年,中國連續兩年沒有感染病例,重獲無脊髓灰質炎認證。1962年,英國改用薩賓的OPV疫苗,這與發達國家的大多數國家一致。
Photo Credit: BBC News 紅色:仍有地區性流行。少數人會出現長達三周的流感樣症狀。
科學家們認為,這種病毒起源於在國外接種過口服脊髓灰質炎活疫苗的人。Photo Credit: Getty Images / BBC News 「鐵肺」拯救了很多患者的生命,但終生不癒者可能面臨終生「禁錮」 1928年,菲利普.德林克(Philip Drinker)和路易.肖(Louie Shaw)發明了「鐵肺」,用來挽救因小兒麻痺症而癱瘓且無法呼吸的患者的生命。
!function(s,e,n,c,r){if(r=s._ns_bbcws=s._ns_bbcws||r,s[r]||(s[r+_d]=s[r+_d]||[],s[r]=function(){s[r+_d].push(arguments)},s[r].sources=[]),c&&s[r].sources.indexOf(c)。目前只有兩個國家仍未消滅脊髓灰質炎——巴基斯坦和阿富汗。
灰色:已認證無脊髓灰質炎 世衛組織轄區劃分中的美洲地區於1994年獲得無脊髓灰質炎認證。Photo Credit: BBC News 如何傳播 脊髓灰質炎是一種罕見的疾病,在一個人上完廁所後沒有正確洗手,然後接觸他人食用的食物或水,或者在極少數情況下通過咳嗽和打噴嚏傳播。時至今日,疫苗和現代呼吸機淘汰了「鐵肺」。該污水處理廠為倫敦北部和東部的400萬人口提供服務。
黃色:無脊髓灰質炎,但未認證。目前沒有發現實際感染病例,也沒有關於罕見但嚴重症狀的報告。
自1982年以來,英國沒有出現國內感染病例。2011年,源自巴基斯坦的病毒進入中國,打破了中國十多年沒有脊髓灰質炎感染病例的記錄。
儘管取得了如此大的進展,脊髓灰質炎病毒的風險依然存在。它真正成為公共衛生的一個大敵,是在維多利亞時代晚期,即19世紀後半葉到20世紀初,當時這種無法治癒的病毒在歐洲和美國大流行。
评论留言